《从塞北到江南》读后感20

       新闻13        杨舒钠        

在    路   上

                                                         ————读朱颖《从塞北到江南.》的感悟

    有人说:“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身体在路上,不会让人将自己困在现实的笼子里; 心灵在路上,不会让人思维固化。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呢?无疑朱颖就是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在旅行中记录,在记录中思考。

    虽说自己曾多次想记录下旅行中的点点滴滴,但是这些念想都是一闪而过,顶多是随手写几篇游记,过不多久便随手一扔,完全将此事抛之脑后,从未实行。但是朱颖这位比我还小一岁,现在尚在读高中的小学妹却用实际行动用心记录下所思所想,而她的作品《从塞北到江南》则通过她自己的视角展现了塞北风光江南秀处,不谈这部作品有多少思想的沉淀或者说是否还略显青涩稚嫩,单单就以她在备考之时仍能坚持自己的文学梦这一点来说,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同时也应该反思自己,从小到大,我们又有几次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呢?又有几次会在功利性的诱惑下仍然坚持追求心中所爱呢?

    就这本书来说,作者在写作时诗词歌赋可谓是信手拈来,不得不让我佩服。这样的功底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养成的,需要的是长期的积淀和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喜爱。从气势宏伟 却又不失婉约的塞北到杏花微雨淡雅古韵的江南,一幅规模宏大的画卷就这样通过一个个具体却又独具一格的地点在眼前铺陈开来:颇有风骨的兰州、气势磅礴的嘉峪关、神秘莫测的敦煌、纯净透亮的西宁、历史悠久的西安、婉约清灵的苏州还有秀美无双的秦淮风光······无需评论,只需欣赏,从一个17岁少女的眼中打量这个世界。陈虻曾经问柴静:“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现在的我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从这本书中我明显地读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难能可贵啊!在这个中学生忙着奥数英语的时代,仍能有这样一颗善于思考的心用写作的方式向世界传达着自己的看法。即使没有给人大家游记那种岁月沉淀之感,可是朱颖在思考,也在启发着她的读者,这样不是很好吗?

    关于游记, 我读过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毕淑敏的《带上灵魂去旅行》,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游记,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深度,但同样是在路上,同样引人思考,同样给人感动。

    是的,或许我们真的不用评论,只需欣赏,有时候对简单事物的尖锐评论远不如心静时一次单纯的欣赏。

    在路上,像风一样,去向远方。

(编辑:邓玉青)

                                                                    

2013年12月23日 00:00